圖文版

關於勞委 關注議題 政策回應 培育活動 五一證道 有用資源
僱傭條例 搵工跳槽 連結團體 勞委之友 捐款支持 聯絡我們
Facebook - 勞委會      

關注議題
取消對沖 工傷補償機制 標準工時 青年就業 關注石棉禍 交通費支援
立法會選舉 家庭工資 退休保障 勞審處申索機制 資歷架構 非法勞工
醫療融資 外籍家庭傭工 少數族裔 外判清潔工人 零散工權益 其他

交通費支援

交通費支援計劃
「起動就業 」不足紓困
全港工友交通模式研究報告

社區發展陣線及天主教勞工事務委員會進行了一項有關跨區工作的情況調查。調查收集了統計處分區的數據並加以分析。調查團體指出全港低收入情況及跨區工作情況普遍。全港跨區工作率為73.9%。

一群關注交通費支援計劃的團體及居民於遮打花園集合,遊行請願,要求政府延續交通費支援計劃的申領期限及把交通費計劃擴至全港。發言人表示,最新政府統計資料顯示,2009年12月的實質平均工資率較上年同期下跌0.8%,較多基層工友從事的製造業、貿易、批發及零售業、住宿及膳食服務業及個人服務業的實質平均工資更錄得0.4%至4.4%不等的按年跌幅,反映經濟向好,但基層人工不升反跌。港鐵日前又不理市民反對,在巨額盈利,仍執意加價,加幅平均上調2.05%,港鐵三種全月通亦一律增加10元,這實為不少基層低薪工友百上加斤。

調查團體針對偏遠四區工友交通模式進行深入分析,指出交通支出平均佔了偏遠四區的低薪工友收入10%至15%。部分到港島區工作的四區低薪工友更佔他/她們的收入超過15%。團體要求政府擴展交通津貼至全港低收入工友,放寬12個月領取期限及長遠推行。

北區工友MAY,每日早上七時出家門到旺角任職保安,月入5500元,薪酬較以前一份工少。但每月車費約$600,佔收入一成多。因為MAY姐已領取完了12個月的交通津貼,為了節省每日到來回火車站$6.4的車費,每日以踏單車代步至火車站,乘火車至旺角上班。MAY姐:「為了慳錢,只選取最便宜的東西做飯,少吃肉,就算吃都只價格較便宜的凍肉,有時甚至以雞蛋做主菜。」

天水圍街坊惠英,是單親家長,現時任職家務助理,因工時未符合72小時而未能續領交通津貼。但因為家庭需要,所以她即使人工少,仍需要繼續工作。她表示:「因為天水圍物價很貴,為了慳錢,我會到屯門新墟買足夠3 日食用的送菜,每次可慳10多元。」

社區發展陣線陳宇翔指低收入及跨工作情況不是現時交通津貼計劃內的四區所獨有,是全港各區的現象。其中觀塘、黃大仙及葵青等地區都是低收入情況較嚴重的地區。

天主教勞工事務委員會羅佩珊指隨著公共事業加價,通脹不斷加劇,但基層工友的工資卻愈來愈低,建議政府長遠推行低收入交通津貼,直至申請人超過申請資格為止。她還指出,最低工資立法後,彈性化的就業模式會更為惡化,散工的工友會增多,因此72小時工時限制會令到這批最需要的朋友得不到交通津貼支援,她建議政府必須放寬72小時申領資格限制,讓更多人可以受惠。

團體亦建議政府參考社聯貧窮住戶定義,放寬計劃讓低收入住戶申請有關津貼(建議住戶申請資格:三人家庭收入 $10000以下及四人或以上家庭 $12000 以下),令超過個人入息上限,但需要照顧多名成員的家庭經濟支柱能受惠交通費支援計劃。

行動

回應基層的需要,「交津」「低補」應並存推行

勞工跨區工作交通費狀況調查

市民對港鐵票價優惠及「可加可減」 機制意見調查

港鐵有加無減機制 通脹加價不合理

反對港鐵加價行動

對「鼓勵就業交通津貼計劃」及其推行情況之意見

「2011年10月鼓勵就業交通津貼計劃」預期申請情況調查

檢討可加可減機制 改革月票制度

港鐵加價不顧社會責任 政府失職放棄票價監管

要求特首關注交通費問題

對「鼓勵就業交通津貼計劃」的回應

對 「提供與就業相關交通資助」 的意見

交通費支援計劃 「起動就業 」不足紓困 全港工友交通模式研究報告

「陸上行舟 --- 要求延續交通費支援計劃」請願行動

向財爺送膠樽 提他派膠樽請願行動

請特首施以善政•延續交津 平安夜報「佳」音行動

一人一夢想、人人有「交津」爭取延續交通津貼行動

要求政府擴展交通費支援計劃請願計劃

爭取全港低收入工人享有交通費支援津貼請願行動

爭取全港低收入人士交通津貼聯合記者會

爭取全港低收入人士交通津貼_立法會門外請願

 
有用資源

工友個案

宣傳單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