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版

關於勞委 關注議題 政策回應 培育活動 五一證道 有用資源
僱傭條例 搵工跳槽 連結團體 勞委之友 捐款支持 聯絡我們
Facebook - 勞委會      

關注議題
取消對沖 工傷補償機制 標準工時 青年就業 關注石棉禍 交通費支援
立法會選舉 家庭工資 退休保障 勞審處申索機制 資歷架構 非法勞工
醫療融資 外籍家庭傭工 少數族裔 外判清潔工人 零散工權益 其他

交通費支援

社區發展陣線 天水圍北交通關注組 香港天主教勞工事務委員會
北區就業問題關注組 街坊工友服務處 香港職工會聯盟 元朗之友
新蒲崗工友小組聯席 關注綜援檢討聯盟

「名不正、言不順、成效存疑」
對「鼓勵就業交通津貼計劃」的回應

勞福局局長張建宗先生正式於前日12月13日公佈有關「鼓勵就業交通津貼計劃」詳情及具體細節,新計劃將資助全港合資格低收入住戶的交通費用,並引入以住戶為基礎作入息及資產審查,合資格的申請每月獲發放六百元。

社區發展陣線、天主教勞工事務委員會、街坊工友服務處、香港職工會聯盟及關注綜援檢討聯盟等民間團體舉行記者會回應新交通津貼計劃。團體要求計劃應保留以個人為基礎的入息審查條件,讓申請人選擇以個人或以家庭住戶的入息及資產作為請申的審查條件。

街坊工友服務處黃潤達表示:「現今家庭結構較以往複雜,一刀切以家庭住戶作為申請單位,工友未必願意接受家庭資產審查,這將排拒部份有需要的低收入工友申請,更有影響家庭關係的可能,變相弄巧反拙。」

天主教勞工事務委員會政策研究幹事羅佩珊則表示:「計劃以鼓勵就業為原則,所以應保留個人的資產的審查條件。」

另外,團體要求新計劃放寬72小時工時限制,讓兼職工友亦能得到交通津貼補助,社區發展陣線陳宇翔表示:「全港有近8萬名低收入兼職工友,同樣面對工資低及交通費貴問題,政府應正視兼職工友的就業情況,提供部份交通津貼。」陳亦表示未來最低工資實行,勞動市場可能出現「零散化」的情況,工友將面對更困苦的就業情況,期望工時達到每月32小時的兼職工友可得到$300的交通津貼。

對於新計劃的申請資格及具體內容,民間團體有以下意見:

  • 申請資格而寬鬆及具彈性,保留個人的資產審查條件,讓申請人選擇以個人或以家庭住戶資產審查的申請條件。
  • 提高個人及住戶入息上限,以惠及更多低收入工友
  • 重設求職津貼,並提高金額至每年 $1,200,協助失業人士求職
  • 要求詳細交代有關低收入工友及交通支出研究報告,並進行每年一次檢討「鼓勵就業交通津貼計劃」。

行動

回應基層的需要,「交津」「低補」應並存推行

勞工跨區工作交通費狀況調查

市民對港鐵票價優惠及「可加可減」 機制意見調查

港鐵有加無減機制 通脹加價不合理

反對港鐵加價行動

對「鼓勵就業交通津貼計劃」及其推行情況之意見

「2011年10月鼓勵就業交通津貼計劃」預期申請情況調查

檢討可加可減機制 改革月票制度

港鐵加價不顧社會責任 政府失職放棄票價監管

要求特首關注交通費問題

對「鼓勵就業交通津貼計劃」的回應

對 「提供與就業相關交通資助」 的意見

交通費支援計劃 「起動就業 」不足紓困 全港工友交通模式研究報告

「陸上行舟 --- 要求延續交通費支援計劃」請願行動

向財爺送膠樽 提他派膠樽請願行動

請特首施以善政•延續交津 平安夜報「佳」音行動

一人一夢想、人人有「交津」爭取延續交通津貼行動

要求政府擴展交通費支援計劃請願計劃

爭取全港低收入工人享有交通費支援津貼請願行動

爭取全港低收入人士交通津貼聯合記者會

爭取全港低收入人士交通津貼_立法會門外請願

 
有用資源

工友個案

宣傳單張